《园林与风景名胜分典》分成园林综述总部(设理论、技术等部)、园林植物总部(设常用木本草本植物、配置及植物小品等部)、历代园林总部及风景名胜总部(设人文、山林、水文、泉石风景等部),两册373万字。
从受命负责编纂到成书出版,整整8年。丰富的文献资料引发的思索和顿悟时的灵光耀动,带给人不期而遇的惊喜。
最大的感悟来自古人对自然与人关系的认识。从老子开始,中国传统思想中就存在着一脉排斥技术,强调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的生活智慧。这是对当今科技 至上主义的一种批判。《园林与风景分典》中虽列了技术部,但是通观整典,你会发现,技术甚至一座具体的园林都并不那么重要。中国古代园林传递的是理想的、 语言的、诗学意义上的观念,实践着中国人的一种返璞归真、悠然自得、随意自在的栖居哲学。作为实体的中国园林是理想的人类存在状态的一种具象,一种物质载 体。
正如买来一件乐器,并不意味着买来了美妙的音乐。一座精美的园林竣工,并不意味着拥有者可以从此诗意地栖居。可以看到,最受称赏的园林符合两个必要条件。
一是“极天然之致”。古人认为,能够“压天下”的园林是“极天然之致”的。洛阳名园中,苗帅园为第一,因为有“大树百尺对峙,望之如山,竹万余杆。有 水东来,可浮十石舟。有大松七,水环绕之。此数语胜概,已自压天下矣。” 营造园林,模山范水,纯属不得已之事。一旦有机会,人们还是更愿意亲炙自然。明代王世贞指出,描写自然山水的语言文字无论多出色,都不能胜过自然山水本 身。而被优美的语言所描写的园墅,更是当不起、接不住那些美词美誉。这就是“凡辞之在山水者多不能山水,而在园墅者多不能胜辞”。原因很简单:“人巧易 工,而天巧难措也”,园林也是一样。
二是快然自适。园林是一种生活态度,“自适其适”是至上原则。人们看重的是在园林空间中度过的时间,那种物我相值时产生的愉悦:“亭台具旷士之怀,斋 阁有幽人之志”。以物的占有为目的的名园,已失去园林兴造的本意,无人游赏的名园更是受人诟病。人们称道的是陶渊明的松竹三径,司马光的独乐园。因为它们 的主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其中,过着一种与山水花木相匹配的自然恬淡的生活。
这两个条件,更重要的是第二条。物质的拥有并不天然地带来适意园居,人的体验才是园林活动中的精髓。没有园林,你可以寄情自然山水,它们远胜于人造园 林。而没有人的生命痕迹、人的体验和人的审美凝神,园林只是没有生气的物件。所以明代李预亨下了这样一个论断:“人生可不营园林,但不可无园林趣味。”
什么是园林趣味?在古代,园林志趣就是山林之气、向禽之好、林泉之志,指一种知命乐天、不以得失为怀的人生态度。在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当下,园林志趣就 是尊重自然、关爱环境,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关系的关切与情怀。阅读《园林与风景名胜分典》你会发现,对于我们的居住和游观、环境与生态,古人有许多 令人警醒的卓见,它们对消费社会中以对物的占有为目的的价值观是一种有力的批判。